21世纪已经步入地缘政治世纪。上世纪70年代,邓划清毛前30年界限,和美国“结婚”。2019年,中美“离婚”,中国又重回到前30年的环境。之所以如此,土地财政政策取向应是原因之一。
土地财政政策反映的是两种发展模式的分歧。中国1989年正式招拍挂土地,初心是解决吃饭财政问题。随着财大气粗,中国认为自己正在全面超越走向衰落的美国。美国是资本主义制度,也搞过土地财政,但早在1862年就用税制改革代替土地财政。美国对中国土地财政不以为然,中国则反感在国际舞台上处处受制于美国。有些专家则拿美元、美军、美债、美股为代表的美国霸权欺凌中国说事。其实,中美根本的差距是发展原创驱动力的差距,中国投资驱动型、出口驱动型、房地产驱动型发展模式,无法与美国的创新驱动型、消费驱动型发展模式匹敌。
差距在根子上,中国要想具有像美国那样完全依靠自己凭空想象、独立开发研制一个全世界本来不存在的科技,并成功转化为一个新产业的能力,就必须从人才、文化、制度战略层面入手突破,仅仅靠土地财政、市场换技术、剽窃加山寨、重金挖人才,根本就支撑不了大国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