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县市长选举开始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街头上触目所及都是选举看板、一大早站在肥皂箱上向上班族挥手鞠躬致意或是在早市里穿梭向婆婆妈妈拜票的候选人。在新闻开播后,政党间相互攻讦的记者会一场接一场,一直到晚上的造势晚会直播,行程满档的目的无他,皆为炒热选举气氛,召唤自身支持者,在投票日那天票票入匦,增加胜选的机会。

虽然如此,这次县市长选举的整体氛围,实在不怎么热闹。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在野政党,如国民党、台湾民众党等气势低落,无法撼动执政党民进党的支持度;另一方面,吊诡的却是在选情方面,执政党的县市长候选人支持率,却不能反映出民进党身为第一大党的实力。除了在执政党具优势的南部四县市外,民进党的候选人,在其他县市不是陷入苦战,就是远远被在野党候选人抛离。

更重要的是,台湾这次的地方选举,缺乏一个可以带动全台湾选举气氛的政治明星,如2014年县市长选举的柯文哲或2018年的韩国瑜。因为缺乏政治明星效应,导致这次的选战本身,刺激有余,激情不足。所以要是没有出现什么爆炸性的新闻,如枪击案这类事件冲击的话,投票率应该也不会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