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平:中国赶超的历史逻辑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中国赶超的历史逻辑,是要做到物质与精神财富尽可能完美地结合。图为11月19日位于深圳的一个在建项目。(彭博社)
中国赶超的历史逻辑,是要做到物质与精神财富尽可能完美地结合。图为11月19日位于深圳的一个在建项目。(彭博社)

字体大小:

中国过去70余年的经验表明,脱离物质基础搞“精神原子弹”不行,只追求物质财富或GDP增长也不行,中国赶超的历史逻辑,是要做到物质与精神财富尽可能完美地结合。在40余年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社会主义还远没有。

根据经济史学家的计算,中国在鸦片战争前不久还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约占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比当今美国的占比还大。然而它的产出几乎全是维系农业文明社会所需要的,所用的技术也都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已臻完善、再无发展余地的。于是,在蓬勃的工业革命推动下,西方工业化生产力很快就将中国远远甩在后边,开启了中华民族艰难的追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一面要忍受“百年国耻”,一面要在文明和社会形态上进行艰难的脱胎换骨。但物质意义上的“富国强兵”一直是不变的主题和追赶的核心。

历史上失败的弯道超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实现了政治整合后,雄心更大了——不仅是“赶”,“超”也提上了日程。改革开放前,中共领导了两次硬性弯道超车,但都导致了灾难性后果。大跃进是企图在经济建设上,在很短时间内“超英赶美”。文化大革命则企图在精神世界上远远抛开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腐朽堕落,使社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比如毛泽东的“斗私批修”和当时流行的“狠斗私字一闪念”,都是为了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