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冠病疫情仍然反复延宕,中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动态清零”的防疫策略,唯从近期各地的防疫表现来看,地方官员要更加重视正确算好三本账,不能错算、算错。
第一本,是多与少的账。要避免出现民众因大规模染疫而大量病重、死亡,和在防疫过程中出现某些突发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的账。比如,网上有种论调认为,美国因疫情导致上百万人死亡,中国因为坚持“动态清零”,染疫死亡人数远远低于美国,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国民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最符合人民利益、最体现对生命权等人权的重视。所以,即使偶尔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尽管也属不幸,但舆论和网民不该上纲上线过度批评。
地方官员如果这样去算账,肯定是错误的。因为,这样算账的后果,很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在执行防疫政策时,层层加码,重视防止大多数人染疫,而忽视少数公民、个别公民的权益。必须看到,“少数公民”并不少,“个别公民”也并不个别。这不只是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纵然是少数公民、个别公民的权益被忽视,也会导致不少群众的权益客观受限,还因为“少数公民”“个别公民”可能是防疫下的任何一个人,如方方所说“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某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因此这会让很多人都对防疫措施感到不适,乃至影响到官民沟通。可以说,这正是一些地方防疫措施“层层加码”引发不满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