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理论界聚焦在房地产复苏,但笔者认为,眼下包括四五线城市在内的农业、农村、农民这个三农问题,重要性可能更甚于房地产的复苏。房地产再重要,也只不过是中国经济大盘里的一枚大棋子,如果背离经济社会矛盾,就事论事论述房地产的政策选择,则可能格局太小,且易将房地产业引向歧路。

公允而论,中国崛起最大的失误应是牺牲了“三农”换发展。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的核心是农民安居乐业,农民安居乐业的背后是城乡、工农、中西部的均衡与稳定发展;均衡稳定发展的背后则是土地及房地产制度安排。尽管年年一号文件都是“三农“,但中国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支点,迄今从未放在“三农”身上,以至而今城乡、工农、中西部经济板块的发展既不均衡也不稳定,且差距越来越严重,已错过推动“三农”发展的黄金期。

结构性失衡和跛足面面观

“三农”问题自古就是土地所有权问题。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失衡与不稳定,究其原因,就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放弃了沿着邓式农村土地承包开创的土地民进国退的道路所致。中国重新回归毛式土地国进民退的计划经济老路,明显改变了“三农”的预期,致使自下而上的原创性内生发展,变成而今的自上而下的计划型指令发展。如果农村土地承包后继续像抓城市化、工业化一样抓农业,现在的局面肯定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