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去年《再论中西方经济竞争之道》一文(《联合早报》2021年3月30日言论版)指出,美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持续衰退的主因,是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一个强大而封闭的工会、各种利益固化主导下的官僚主义、愈来愈高的社会福利负担、愈来愈左倾的思潮以及对资本主义精神愈来愈强烈的敌意,导致制造业空洞化。这也是整个西方在经济全球化中渐次处于下风的罪魁祸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中国经济成功之道,则是中国自开启改革开放以来,从西方古典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中充分汲取养分,逐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但同时,我们一定要留意西方制度中的自我纠错机能,对西方衰落论保持警惕。
就在今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总额高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10年内将向半导体行业提供约52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并为企业提供240亿美元的投资税抵免,鼓励企业在美国研发和制造芯片(晶片)。此外,今年8月生效的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规定,汽车企业必须使用至少50%在北美制造或组装的零部件,才能获得3750美元的补贴;如果要获得另外3750美元补贴,则超过40%的电池核心矿物必须来自美国或与美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而且到2026年,这一比率将上升到80%。上述法案的直接动机,就是促使大量制造业迅速流向美国,可见美国的自我纠错机制不容小觑,尽管结构性改革仍付之阙如。
因此,笔者想提出并分析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