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中国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做出了很多努力。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要加强人民币在国际上作为记账单位、交易媒介和价值储备的作用。在中国的不懈努力下,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结算、投资和融资、储备和定价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巩固。
根据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目前有将近一半的跨境交易是以人民币结算。2022年1月至8月,中国非银行部门跨境人民币收支同比增长15.2%,达到27.8万亿元人民币(约5.42万亿新元)。除此之外,2017年证券投资在跨境人民币收支中的占比仅为30%,而2021年便增长至60%。
另外,2016年人民币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P)货币篮子,这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化上又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提款权是196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是用来补充其成员国的官方储备。最近数据显示,人民币在货币篮子中的比重已经从2016年的10.92%上升到2022年5月的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