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执政期间,联邦调查局禁止很多申请到美国访问的中国学者入境,司法部说连串反间谍调查,导致超过1000名在美国的访问研究人员,因与中国军方有关而要离开美国。去年拜登上台后,司法部决定不起诉五名被指隐瞒与解放军有关联或背景的中国研究人员。今年2月,拜登政府终结了特朗普政府在司法部成立的对华反情报计划——“中国倡议”(China initiative)。究竟近30年来,美国针对涉华间谍活动的趋势如何?本文结合美国智库报告和个案研究,探讨一些发展脉络。
非传统间谍成趋势
特朗普政府的“中国倡议”主要针对在大学、实验室和国防研究所内“非传统搜集者”(non-traditional collector)的学术、科技和经济间谍活动。作为将美国科技非法转移出境的行动者,非传统搜集者的公开身份包括大学生、教授、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等。美国智库Cato Institute指中国非传统间谍活动,已构成在美国被发现的中国间谍活动的重要部分。传统间谍集中搜集有关国防和情报机构的情报,非传统间谍则更多搜集有关科技、经贸、智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信息。
1990年至2019年间,美国发现共1485名间谍在美国政府和私营组织内,进行“国家间谍”(state espionage)和“商业间谍”(commercial espionage)活动。前者针对美国的国家机密,后者针对美国的商业机密。当中有890名间谍(59.9%)在境外出生,583名(39.3%)在美国出生,12名(0.8%)出生地不详。源自中国大陆、墨西哥、伊朗、台湾和俄罗斯的境外出生间谍,占所有间谍总数的34.7%。83.3%间谍的目标是美国政府,16.3%目标是私营公司,医院和大学内的间谍只占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