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举行年度记者会,克里姆林宫也不举行新年招待会。自从普京就任总统以来从未有过的这一举动,究竟传达出他内心深处多少绝望、无奈、沮丧和不安啊!又该是多么懊恼啊!他是多么想回到2月24日之前。诚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摆在他面前更残酷的现实则是,战争基本上将在2023年春季结束,不管他是多么不甘心,多么不情愿接受。职是之故,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战争结束后国际社会亟需面对的几大机遇与挑战。

首先,国际社会应尽早为即将到来的后普京时代积极做好准备,以避免出现在普京之后俄国权力真空的问题,同时也要警惕一个更极端、有着更强烈民族主义激情的政治人物趁虚而入。因为这不仅关乎未来俄国发展之走向,也关乎战后俄国如何与乌克兰及世界和解。如果处理不当,则不仅为战后和平以及重建带来重重阻力,而且极可能会将俄乌两国乃至更多国家拖进日后新的战争或局部冲突的泥潭。这是西方在伊斯兰世界转型过程中经常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即换上一个更仇视国际社会也更蔑视国际秩序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或宗教狂热之徒。

其次,俄乌战后将面临一个两难境地:即一方面乌克兰及国际社会应如何对待这个几乎与全世界为敌的战败后的俄国,而不至于因怨恨报复而为下一次更大规模的战火埋下祸根?另一方面,对于经历重大人员伤亡,疲惫不堪后惨胜的乌克兰来说,其安全保障又将何处安放?当其在憧憬展望未来时,既深为战争中几乎获得全世界爱好和平和自由者鼎力支持而深感欣慰,同时又为战败后如何确保免遭再次入侵而惶恐不安。这就犹如丘吉尔笔下一战后惨胜的法国一样,如果安全得不到长久保证,则所获得的一切似乎都毫无意义。因此乌克兰势必会不惜一切代价并采用一切方法,哪怕是最严厉的,甚至是最残酷的方法来取得安全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