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在中国政府逐步放开冠病疫情管控的情况下,如何振兴因疫情干扰的经济发展,成为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今年3月,中国政府将进行五年一次的换届改组,中共二十大后进入政治局和常委会以及中央委员会的成员,将在新政府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普遍预计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二的李强将担任国务院总理一职。以李强为首的新一届政府班子到位以后,将面临高质量发展经济的严峻挑战。
中国经济增长中隐忧重重
应当讲,中国经济即便在三年疫情期间,仍保持着总体增长势头,贸易、投资以及通货膨胀等指标也表现良好。但2022年上海等地所经历的大规模封控,对产业链、供应链以及消费零售业的冲击过大,以及俄乌战争和外需低迷等因素,导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大幅低于年初所设定的5.5%增长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政府须要采取重磅政策,推动经济全速前进,才能有效缓解经济失速所可能带来的就业、财政、债务等压力。能否实现上半年的经济“开门红”,将是衡量新一届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
经济增长目前并非仅仅是政府官员政绩的表现,而且是应对各种国内问题的主要手段。去年下半年愈演愈烈的封控和核酸检测,不仅给就业和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而且恶化了地方债务状况,并加剧了房地产、消费市场的低迷。当前,很多省市的地方财政缺口较大,须要在新的一年里发新债来还旧债。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已达5.25万亿元(人民币,约1万亿新元,下同),其中一般债券1.33万亿元、专项债券3.92万亿元。估计在新的一年里,地方发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要想避免陷入财政与金融危机,中央政府必须想办法帮助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而提升财政收入的最根本办法是保证经济增长,做大蛋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