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吹起环境、社会与治理(ESG)风潮,带动投资与新创圈对这一块的布局,不光是大型企业须符合诸如低碳排、社会责任等目标,在创业的早期阶段,越来越多新兴事业体也开始在商业模式与产品研发过程中,将“影响力”(impact)作为核心指标。

这股从欧美刮起的趋势,在亚太地区,特别是生机蓬勃的东南亚市场,影响力投资渐渐受到各国机构的重视,不光是发达国家政府与主权基金,连一般企业与民间投资人,也纷纷对这个题材感到兴趣,并基于永续理念,发展出多元的投资策略。

说起东南亚的影响力投资,近几年成长迅速。根据全球影响力投资网络(GIIN)与知名企业顾问公司Intellecap的调查,从2007年到2017年间,私部门在影响力投资的金额已超过9亿美元,而由机构主导的资金更是超过百亿元,投入在教育、妇女平权、可负担住宅、再生能源与微型金融/微型保险等领域。与全球4000亿美元的规模相比,这仍有相当大成长空间,却不难发现越来越多企业与机构,不仅能透过商业模式产生收益,更能聚焦在特定的社会与环境议题,让资本得以创造财务绩效之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