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是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手机家电大到汽车飞机,都离不开半导体。近年来,半导体行业成为全球科技强国的角逐热点,特别是美国和中国。从2018年开始,美国逐渐加强对中国半导体、5G及AI等高科技行业的限制,比如出台一系列的中国军工复合体(Chinese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Companies,简称CMIC)限制名单,组建“晶片四方联盟”(Chip 4)围堵中国等等。去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晶片和科学法案》,禁止获得美国联邦资金的公司在中国建设拥有“先进技术”的工厂,禁令有效期为10年。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于去年10月7日宣布修订出口管理条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简称EAR)禁止高端晶片(中国称芯片)出售中国,禁止相关技术流入中国,以及禁止美籍技术人才(含美国公民、持绿卡的永久居民或依美国法律成立的法人实体)在未经美国许可下,协助中国“开发”或“生产”高端晶片。这些从2018年开始出台的各种限制措施,横跨特朗普和拜登两届不同政党执政的政府,由此可见这是美国两党的共识。
这些限制措施,特别是EAR新规,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冲击非常大。EAR新规从半导体供应链各个环节、相关技术设备到专业人才进行了全流程管控限制,限制力度可谓前所未有。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一、新规中直接对16nm(纳米)或14nm以下制程的非平面晶体管结构的逻辑集成电路,128层及更多层数的NAND闪存晶片,以及半间距不超过18nm的DRAM存储晶片进行限制。这直接导致中国的相关企业,比如长江存储、长鑫存储、中芯国际等,无法再进口那些落入美国划定限制范围内的半导体设备。短期而言,这些设备很难寻求替代品,这将极大影响中国大陆半导体企业的生产和研发,甚至面临停产及失去市场的风险。
二、新规宣布将某些先进计算晶片以及相关的计算机(电脑)商品添加到商业控制清单(CCL)中,包括民用领域的先进AI晶片以及超级计算机所需要的高性能CPU或GPU计算晶片等等。这使得中国进口高性能的AI晶片受阻,将直接阻碍中国的AI技术及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同时中国超级计算机研发也大受影响,而这些超级计算机往往在生物工程及航空航天等领域非常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