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娜:“传统”的生命力到底是什么?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前不久,作者一个阔别很久的朋友来新加坡旅行,感慨新加坡未到新年,已经“年味儿”十足,到处装饰一新,喜气洋洋。(档案照)
前不久,作者一个阔别很久的朋友来新加坡旅行,感慨新加坡未到新年,已经“年味儿”十足,到处装饰一新,喜气洋洋。(档案照)

字体大小:

农历新年期间,各种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不知道大家在和亲友聚会之余,有没有带着家中小朋友去感受一下社会各界的华族文化活动?前不久,我一个阔别很久的朋友来新加坡旅行,感慨新加坡未到新年,已经“年味儿”十足,到处装饰一新,喜气洋洋;同时也有新加坡本地朋友感慨,传统的“过年”早已蜕变成两天“公共假期”而已,“年味儿”是一年不如一年。那么,到底我们可以怎么看待这个所谓的“年味儿”呢?一切“传统”的生命力到底何在呢?

1月28日,我和家人在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欣赏了一场视听盛筵,那是来自香港中乐团的名为“春颂”的演出。自从2003年起,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每年都通过举办华艺节系列活动来庆祝农历新年,邀请世界各地的华人艺术团体来展示优秀艺术文化,这场“春颂”也是今年华艺节的重要节目。很幸运地,这次我坐在离舞台较近的位置,可以看清乐手的表情和乐器。

乐团刚一登台,我就在心中存了几个疑问。左边一排乐手手持二胡,可是二胡的琴筒蒙面却在舞台灯光下,显出一种淡淡的乳白色,这不符合我对二胡这种乐器的传统认知。小时候,在我的家乡,二胡这种乐器在民间比较流行,一般用来蒙琴筒正面的都是蟒蛇皮。然后再看舞台右边,一排乐手手持的乐器,我根本就不认识,似阮似胡又都不似,身型庞大,完全不像是传统的华族乐器,而且也绝对不是西洋乐器。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