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艺谋电影《满江红》在中国红透半边天,我照例不会去看,因为一向对古史改编剧毫无兴趣,肯定又是肤浅的戏说和矫情的价值观。引发我提笔的是早报网1月29日的一则消息《网传教材删除岳飞<满江红>》,为什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作者是否为岳飞,存在巨大争议。

其实大家耳熟能详的“莫须有”典故的来源也殊为可疑,甚至可以说是伪造的。基本疑点就在于“莫须有”事典最早出自1176年(南宋孝宗淳熙三年),由赵雄撰写的抗金名将韩世忠的神道碑。比赵碑早18年即1158年(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韩世忠墓志却是完全相反的记载:“故岳飞、范琼辈皆以跋扈赐死。”这显示秦桧当政时,韩世忠是与高宗、秦桧站在一起的,如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韩世忠两个幼儿赐官直祕阁,而二十九日岳飞父子就被处死。岳飞被平反后,因为利益均沾,韩的家属(树先辈的侠义形象)、宋孝宗(归罪秦桧和鼓舞抗金斗志)、赵雄(撰文当年连升两级)就编写了这个“莫须有”的故事。

在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中,韩世忠和告发岳飞的张俊是儿女亲家,与张的关系其实远比和岳飞的关系要好;另外,为岳飞鸣冤要付出判刑或处死(如布衣刘允升、进士智浃等)的代价。从朝廷欲清除军阀割据隐患的背景来看,当时韩世忠本身处境如履薄冰,岳飞下狱后的半个月,他就上奏辞职归家,为避嫌不与旧部见面,不问世事。韩世忠平时的种种表现,都显示他是畏惧秦桧的。总之他不可能为岳飞挺身而出驳斥秦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