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赟:《刘三姐》 与华校生的时代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1961年因为主演电影《刘三姐》,中国艺术家黄婉秋声名远播东南亚。(互联网)
1961年因为主演电影《刘三姐》,中国艺术家黄婉秋声名远播东南亚。(互联网)

字体大小:

1949年的鼎革之变,虽然远隔万里,却对新马地区的政治生态造成巨大冲击。距离产生美,在影片中被高度美颜化了的故园,更成就了这些主要受华文教育者心中的美丽想象。这些艺术家只是因为过于执着于艺术,就被泛政治化的社会完全吞噬。

1961年因为主演电影《刘三姐》而声名远播东南亚的中国艺术家黄婉秋3月4日去世,不少本地老一辈国人表示沉痛哀悼。如果不是对文史资料较有兴趣,即使是我这样的中年人,也不太能够想象约60年前,此片在新加坡热映时万人空巷的场景。这其中既有极其复杂的文化与政治背景,也反映了整个亚洲东部政治版图的急剧变迁。

姑且不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刘三姐”的艺术原型,现实中的这部影片,虽然制作于中国管制相对宽松的1950年代,但背后经过改造而具有的政治意图依然明显。女主角被刻画为受地主阶级迫害的形象,所以1960年毛泽东在观看汇演后,把它定调为“刘三姐反压迫,是革命的”,这算是给此剧作了政治背书。就实质而言,它与同样脍炙人口的《白毛女》等属于同一类型。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