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年前俄罗斯发起侵略乌克兰战争以来,美国内部出现一大显著变化,即政府、智库、军方和大学等,都重新在国际战略形势及走向的制定、研讨、判断方面,异常活跃,激发出大视野和新思维。
曾几何时,中国启动改革开放,美苏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浪潮开始,九一一恐袭事件的始作俑者也被剿灭,世界格局可以说是基本平稳,波澜不惊。像伊拉克的萨达姆、利比亚的卡扎菲、朝鲜金家那样的小国强人统治,俄罗斯与邻国的个别交恶,以及伊斯兰国组织(ISIS)等流寇恐怖主义现象,虽然令人厌恶,有时也成为麻烦,引发打击和制裁,但毕竟难成气候。
世界格局的大势走向比较积极正面,即朝着全球经济开放一体化、社会发展民主法治化,先进科技研发及产业链合作,防务安全开展多方交流协作,共同维护和平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战略思维和判断好像也不再显得特别重要,颇有退居二线的趋势。应对解决具体的国际和社会问题,成了优先和主流,譬如气候变暖、外太空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新女权运动、全球无核化、信息主权和隐私保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