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联合早报》刊发了中国政法大学杨军教授的一篇题为《美国还能“再次伟大”吗?》的评论文章,文章延续了作者2021年3月30日在《再论中西方经济竞争之道》一文里提出的观点:美国之所以出现政治衰败、社会极化分裂,且在今日经济全球化竞争中渐处下风,背后原因之一是自罗斯福新政以来,大行其道的“新制度”及所谓的“进步文化”——新自由主义(New liberalism)。在作者看来,特朗普政府已然错失千载难逢的内部纠错良机,拜登政府现在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在步其后尘。简言之就是,新自由主义已然将美国带入了一条衰落之路。
有关美国衰落的论调,实在算不得什么新话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约瑟夫·约菲(Josef Joffe)教授曾对此做专门研究,发现“美国衰落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重复发生且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从时间上来说大概每10年一个周期。对于他的这种观点,我是较为赞同的,因为我在写《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一书时,所接触到的大量文献,支持了约菲的这一论断。这种论调,其实于上世纪80年代曾达到一个顶点;代表人物为耶鲁大学的历史学者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
1988年,肯尼迪以一部《大国兴衰》享誉全球。他在书中对当时的日本给予了无比乐观的预测:日本将于2000年依靠金融实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真正的中心。2009年他又旧调重提,全球金融危机最大的损失者当属美国,全球权力格局已无可挽回地发生根本性裂变,开始从西方向亚洲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