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联合早报》百年报庆举办的“定格百年”摄影展,下个星期三(4月5日)在来福士城购物中心登场。摄影展4月8日起也会以较小的规模走入邻里,到勿洛公共图书馆、裕廊区域图书馆和兀兰区域图书馆展出。

英语谚语有“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的说法。从早报档案照中根据新加坡国家发展、重大新闻事件、政治历程、社会人文以及冠病疫情这五大主题精挑细选出来的100副作品,就算没有解说文字,也能品味出那个时代的滋味。但为了让参观者更好地理解照片的内容,包括我在内的十余名早报记者,便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和历史资料,为照片一一配上文字说明。

摄影展中有一张照片是1994年新加坡“雄狮”足球队夺得马杯冠军,在旧国家体育场庆功的情况。在那个时代,新加坡几乎人人都迷足球。范迪阿末(Fandi Ahmad)、孙德兰(V Sundramoothy)、林东海等本土球星,获得球迷的大力支持自然不在话下,澳大利亚外援阿峇士(Abbas Saad)与爱德华兹(Alistair Edwards)和来自韩国的张政,也深获本地球迷的喜爱。

雄狮队球员无论在哪里出生、成长,只要他们是团队的一员并为球队建功,不会有人指手画脚。尤其是阿峇士在马杯决赛中连中三元,成为新队捧杯的大功臣,时至今日还有不少球迷津津乐道。

只不过,后来本地有一部分人对新移民和外籍雇员产生排外心理,“外来人才”(Foreign Talent)变成了一个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负面标签。

从人口总量和国土面积大小来说,新加坡都是毫无争议的小国,但在全球政治和经济事务方面,我国总是能够与重量级别的对手较量而不落下风。政治方面,新加坡得益于在外交政策一以贯之、坚持原则的姿态;在经济领域,新加坡挣脱了人口限制,靠引进适当的外援填补技能缺口,再培养本地人才梯队,以最佳的“新加坡队”姿态出征。

人力部自去年3月就开始对外籍雇员政策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星期五(3月31日)宣布的互补专才评估框架,为“技能”与“经济优先战略”加分,以及日前开始发出的顶级专才准证,是这一系列调整的最后两块拼图,意味着我国更有策略、更积极地同竞争对手抢人才。

人力部在设计互补专才评估框架的时候,尤其注重外地和本地人才的互补性,以及要雇主着力于本地人才的培养。

换言之,我们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有意识地借助外援来推动本地人才的培养,既应对了当下的需要,也放眼未来的发展。

引进外援填补技术与人力缺口的新加坡,才能有超过人口规模的经济体量。这和商人向银行借贷,以拿下数额超过自身现金流订单的做法,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可一些人就是对商人借贷做生意没有太大的抗拒,但对于“借人才”却有很强的抵触心理。

本地居民整体生育率去年再触新低,只有1.05。这固然有农历虎年的因素,但也意味着人口老龄化和萎缩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如果我们不开始积极“借人才”,难道要因为劳动力不足,让有意到本地投资的外国商人,转到别的地方去?

(作者是《联合早报》资深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