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9日,王赓武教授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与耶鲁—新加坡国大学院联办的讲座上,以“What does it mean to be ethnically Chinese in Singapore”为题(《联合早报》译为《何谓新加坡华人?》,于4月6、7、8三日连载),作了一次精彩的英语演说。93岁的老教授,以超强的记忆力、丰富的历史知识、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语言,带领听众走了一趟历史之旅。在全程脱稿滔滔不绝的讲述中,“微观课题”结合“宏观视野”“偶然事件”置入“历史大潮”,“小题大做”式的讲析,处处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王教授一开始就点出“新加坡华人”的故事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加坡”的故事是不寻常的,“惊讶”“奇特”等词汇贯穿整个演说。虽然如此,讲者说故事时不曾脱离起伏的历史浪潮。在教授口中,人称“小红点”的新加坡,在历史大背景下,被看中、促成长,遭遗弃、自救自强、发光发热的经历,充满了类似“意外”“惊奇”“独特”的特性,而中国与华人则为不可忽视的元素。

作为聆听着,笔者受惠良多,脑海中不断浮现两个问题:一、新加坡近200年来如何在历史大潮中沉浮翻转,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国家?二、新加坡华人除了西方元素外,如何深受中国元素与华人元素的制约,形塑自己的华人特质?这两个问题及答案显然是相互交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