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战争已持续一年多。联合国今年2月的紧急特别会议中,有三分之二成员国赞成俄罗斯无条件撤军,这是联合国大会第四次决议要求俄罗斯立即撤军。在这次决议中,投出弃权票的几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等,一直以来都宣称在俄乌问题上持“中立”立场,却受到国际社会质疑。还有一些国家,包括瑞士、奥地利、爱尔兰、芬兰、瑞典等都抛弃了过去严格的“中立”立场。虽然瑞士仍坚称自己执行的是“区别对待的中立政策”,但中立国能否在事实上继续成立,也受到质疑。

其实早在二战时期,战争中的“中立”立场得以成立的法理基础,已经开始动摇,到今天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本文尝试从国际法理论和内在逻辑演变的角度,说一说为何现在再说“中立”不灵,反而还会被国际社会质疑。

人类有史以来,战争便如影随形。但在二战结束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和地方武装冲突的数量,与过去相比已经显著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