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广告界工作超过30年,与难以计数的人共事过,绝大部分前同事的名字已不记得,不过,其中一位英文撰稿员的姓名,我却牢记在心,原因之一是她对英文文案(copy)的书写格式极度坚持。她认为,凡是在英文文案中出现少见的中华文化物事的名称,或情非得已直接采用那种文化物事的汉语拼音名称时,一定要加括号注明中文原名。这种对文案格式的执着,令我对她印象深刻。

几年前,一位接受英文教育的立国一代人士,在英文陈述中,把社团语境中的“会长”(president)直接音译为huizhang,我将此举视为她想以比较亲切的语气,来称呼一位与她共事的上司,所以不以为意。

后来,在一则大专学府的英文征聘启事中,我看到一个直接采用中文名词“会馆”的汉语拼音huiguan的所谓英文单词,觉得不可思议。这个英文单字是没必要出现在那个语境中的,撰稿者可以使用clan association这个英文名词。clan指家族、宗族、氏族,clan associa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氏族团体”,也就是全球华人耳熟能详的宗乡会馆。宗指血缘,乡指地缘,“宗乡”二字,很好地把华人重视血缘和地缘的传统文化特质勾勒出来。虽然clan指血缘,不含地缘的意思,但以clan association来指称宗乡会馆,我想这是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