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利率走高,各国的房地产市场都岀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只有新加坡市场与众不同,依旧一片繁荣景象。为了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政府推出一轮又一轮的降温措施,额外买家印花税(ABSD)涨了一波又一波,可房地产市场依然高烧难退。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这里提三个与主流观点不同的建议,抛砖引玉,以供讨论。
第一,建造更多更大型的组屋。随着房价飚涨,为了让房屋总价保持在人们负担得起的水平,不论是组屋还是私宅,房屋面积都越建越小。卧室只够放下一张床,客厅能够放下一张沙发、一张餐桌,多一点转寰的空间都是浪费。这样的家,不再是人们舒适温馨,放松身心的港湾,而更像是用来睡觉的旅馆。长期生活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难免心情压抑,精神紧张。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人们的居住空间却越来越小,生活品质越来越低,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建造更多更大型的组屋,而不是更多的私宅。80%的新加坡人住在组屋并没有什么不妥,国人也无须认为只有从组屋提升到私宅才是人生赢家。依靠合理优质的设计建筑,宽敞舒适的居住环境,丰富便利的公用设施,组屋可以成为比私宅更适合居住的地方,成为每个新加坡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