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言论版这几个月来,刊登了不少学者、专家和读者对ChatGPT的原理、使用和期待,做了分析、说明和点评。根据笔者阅读后笼统的非正式统计,这些点评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和人工智能(AI)相关的专业人士,从数码科技和AI的演变做出说明,并对ChatGPT寄予正面评价和对发展的厚望。另一类则是和教育、媒体或相关领域的人士在使用ChatGPT后,“体验”的观感。ChatGPT给人的印象褒贬不一,一时难分轩轾。
笔者问ChatGPT,它是谁?它有生命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得到的回答是:“我是人工智能程序,我没有真正的生命。我只是一个由代码和演算法组成的计算程序,没有自我意识、情感和感觉,我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文本数据,并生成对应的回答。”ChatGPT是没有生命的,基本上和人类在生物学上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品种”。
我在私立学院教书,负责企业管理相关科目的教学。在这些科目里头,如:管理学和组织理论与行为等,在期末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一般有个人作业、团体作业与呈现、课堂参与和期末考试等(这些评估项目的权重,视个别科目或学院的规范有所差异)。在以上所列四项之中,前面两项,和ChatGPT是有关系的。因为学生可以通过ChatGPT来协助他们取得相关的知识和资料,但在个人作业编写的过程中,从电脑上“剪剪贴贴”加以修饰造成的问题,是学术“抄袭”所关切的。因此,作业的原创性和真实性,让人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