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祥:台湾总统大选形塑和战大局

订户
台湾的选举专家多认为,在决定胜败的关键问题上,赖清德目前略居上风,赢面较大,各项民意调查也显示他微幅领先。(法新社)
台湾的选举专家多认为,在决定胜败的关键问题上,赖清德目前略居上风,赢面较大,各项民意调查也显示他微幅领先。(法新社)

字体大小:

这场大选过程中的拉锯必然激烈,胜负主要取决于两位候选人的中国论述与避战之道;侯友宜及赖清德所展现的政府领导人形象的良莠,也将是选民投票的决定性因素。

台湾将于2024年1月13日举行总统大选,执政的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已经展开竞选活动,第三大党民众党主席柯文哲登记党内初选,国民党决定征召新北市市长侯友宜披战袍。三个主要政党候选人就战斗位子开战,一场决定两岸和平与战争大局的大选就此展开。这次选举是在美中关系以及两岸关系空前对立的背景下举行,选举结果将对世局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受世人关注程度甚于前七次总统大选。

赖清德表示这次大选不是统一与独立之争,这个说法基本正确,因为目前台湾主张即刻统一与法理台独者,只有少数极端分子,多数人倾向于维持现状,但究竟“和中”抑或“抗中”有利于现状的维持,两方仁智互见。主张和中者被对方视为投降派;主张强力抗中者,则被对方视为挑衅中共。“和中”与“抗中”的选民分布状况,将影响选民的投票行为,如果抗中意识减弱而和中主张成为主流,则有利于侯友宜当选,反之则对赖清德有助益。

民进党连续两次在大选大败国民党,国民党遭受重创之后力图反扑,虽然在两次地方公职选举中赢得压倒性胜利,但在中央层级选举,民众关切的焦点是如何对抗中国大陆的统一压力与军事威胁。民进党擅长操弄反中保台咒语,抗中斗争一抓就灵;国民党受困于“亲中”形象深入人心,无法利用地方包围中央的策略扭转颓势。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