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前阵子大概过得不太顺,他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2岁提升到64岁,结果掀起了排山倒海的抗议声浪。虽说仅仅调高两年也只不过是延后了财政崩溃的时间点,并未真正解决养老金捉襟见肘的根本问题,然而也就是这对国家财政负担看似理性的改革法案,导致法国各地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相比几年前的黄背心事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众所周知,法国的社会福利是出了名的优渥,工会组织也极为强悍,不时以罢工或更激烈的手段来为劳工争取好处。早在二战结束时期,在战时主要协调全国抵抗侵略者的“全国抵抗委员会”就已引进退休金制度,保障工人及其家人在无法继续工作时,仍能由国家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满足晚年的物质生活。这也是法国人无论支持什么党派都引以为傲的制度,毕竟比起欧洲其他国家,法国的退休金机制可谓十分令人羡慕。
但支付庞大的退休金是有成本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属于劳动人口的战后婴儿潮人数比率最高,在1960年代,平均六七名工作人口负担赡养一名退休人口。然而,随着医疗进步,寿命大幅延长,少子化与家庭观念的改变,到1990年代,这个比例慢慢变成平均两三名工作人口就要养一名退休人士。2000年以降,各国面临高龄化社会已不是新闻,在欧洲,又以发达程度最高的西欧诸国最为严重,任何对人口趋势稍有研究的人都不难看出,长此以往,过不了几年,搞不好平均每一个正在工作的人,可能得养超过一名退休公民,国家的税收与支出倘若无法平衡,财政崩溃是必然的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