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盛集团不久前发布关于3亿个工作岗位或将被人工智能(AI)取代的报告,再次挑动人们对AI的焦虑情绪。笔者比较认同的是,尽管AI近期的发展迅猛,但还没达到可以大范围取代人类工作岗位的阶段。曾听说一位学者鼓励阅读,称在书本上所得到的知识越多,大脑发生“化学反应”的概率就越高,越能衍生出对事物的不同观点。所以在“大限”未真正到来前,笔者认为国人应该善加利用这个“过渡期”,积极提升个人知识,为往后的形势先做好准备。
笔者认为,人类虽然没有机器人的各种超强学习和分析能力等等,可是综观文明发展,尤其在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不难看出有些科学家除了在各自领域努力,还须靠敏锐的观察力或凭借人类独有的灵感,取得某些技术突破。比如牛顿对奇妙的自然现象特别感兴趣,而且据说是在看到苹果掉在地上后,经过思考,创立“万有引力”学说。
再如物理学家德尼·帕潘在观察蒸汽冒出高压锅后,想到利用其力量,随后研究并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模型。之后几位科学家陆续改良出早期的工业蒸汽机。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作用甚大,曾用来驱动泵、火车头和轮船,以及为其他机械提供动力,其操作不受地理位置及天气情况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