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政策反而是较能左右股市的一大因素。中国政府自经济重开后,并没有如外界预期般停止任何可能打击商业信心的措施,难免重新引发外国投资者对进军中国市场的顾虑。往深层看,就不难看出日本股市正直接受益于一些避险投资者所说的“非中国”的交易。
有句名言说:“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惊人地相似。”长期遭遇国际投资者冷落的日本股市,在第二季度突然再度获得外资青睐,日经指数更是自5月中冲到33年来的最高水平,与同期一蹶不振的中港两地股市,恰成强烈对照。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稍懂历史的人难免会从日本股市的这番表现,联想到1950年代中美走向对抗关系后,在二战战败投降后经济几近崩溃的日本,却从此走向经济起飞的康庄大道。
其实,日本股市当前的表现并不是这几个月才出现。早在已故首相安倍晋30年前推行其“安倍经济学”时,日本股市就开始逐步从谷底攀升,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上世纪末泡沫破灭后的日本经济增长乏力的长期印象根深蒂固,令许多国际投资者,甚至包括金融圈以外的日本投资者在内,都对日股缺乏兴趣和关注。如果从过去10年表现计算,日经指数不包括日元贬值因素的涨幅,实际上超过了美国股市以外的发达经济体市场。
日股遭冷遇的现象,到了4月明显有了改观。美国投资大亨巴菲特4月的东京访问,大谈他买入五只日股,无疑催发了全球投资者对日股的关注。在上个月的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年度股东会议上,巴菲特透露他还在寻找更多可投资的日股,更是引发了对日股的进一步追捧,日本股市也迅速成为全球投资者最青睐的发达经济体市场。摩根士丹利、富达国际和新加坡银行(Bank of Singapore)等众多金融机构,都陆续表达看好日股后市表现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