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战略是习近平于2020年11月在视察东部沿海地区,看到许多工厂因国外供应链被疫情阻断,不得不停工停产时提出来的。最近他在强调以内循环为主时说,这是为了在其他国家切断与中国的经贸联系时,中国经济仍可以运转。这同一些国家的“去风险”(de-risk)逻辑相同。但作为一个长期的国家战略,意义远不止此。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社会主义还远远没有,双循环可为中国提供探索的空间。但如果不刻意努力,即便有了这个空间,中国仍有可能关起门来继续搞资本主义内卷,或者倒退回旧社会主义。

中国式资本主义的前景

目前的中国经济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虽然被视为异类而受到西方的打压,但中国面对的是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完全相同的问题:增长乏力、市场疲软、就业、债务、通货膨胀、贫富两极化等,而且应对办法也一样。资本主义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让马克思惊叹不已,但他有理由不看好资本主义的前景,而这些理由都在中国出现了。

刺激消费、扩大生产、无限增长,资本主义的这些特点既有悖于自然环境的规律,也不符合人的本性。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遵循的是循环逻辑下的再平衡,而资本主义生产则呈线形无限扩张,结果是资源环境的退化和气候变化。物质生活水平在达到一定程度后,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来自精神方面,这是心理学研究反复证实了的。但资本主义常态,是物质生产几乎消耗掉人们的全部时间和精力,而且生产节奏越来越快,对经济社会的冲击越来越剧烈,对雇员的压力往往超出一般人的承受能力,导致心理疾病蔓延和社会戾气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