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中心在6月3日举行了新加坡著名学者许云樵的全集发布会,18日国家图书馆又举行了这套多达23册,共800多万字巨著的推介会。《许云樵全集》由已故郑良树教授和廖文辉博士花费17年编纂,内容极为宏富,涉及东南亚史地研究、华人华侨史、语言学、文艺杂著与外文译述等。许云樵在50年的学术生涯中,即使是身逢战乱与晚年多病,依然可以平均每年产出16万字。也正是这些海涵地负、包罗万有的著作,使勤于搜罗与著述的许云樵成为新马史地研究的泰斗。
许云樵自26岁南来新加坡,直至去世,正好横跨了新加坡战前的繁荣、日据时代的悲惨、战后星马波诡云谲的政治动荡、建国的艰辛,以及此后经济的腾飞。其中1939年,《联合早报》的前身《星洲日报》为纪念创刊10周年而出版纪念刊时,许云樵即担任编纂处的编辑。次年南洋学会成立,出任《南洋学报》主编,直至1958年卸任。
在此期间,许云樵除了组稿编辑,每期还有自己的考订文章。与此同时,南洋学会的经费一直捉襟见肘,是以还需要他来筹措经费,实为不易。但《南洋学报》自创刊起就极具学术特点,不仅所收论文水平高,研究也涉及南洋地区的史地考证、人类学、植物学、语言与文字、政治经济、工商农业、矿藏分布、人口概况、地域文化与宗教等。其网罗之富,研究范围之广,真正可称“南洋研究”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