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者,敬人也”。近期,中美关系微微缓和,出现小阳春,拜登政府高层多人访华,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的中国之行,得到中方领导层的接见。“外交无小事”,在这些互动中,中方接待的层次、礼仪、细节,传递着或隐晦或直白的信息,是一个颇有意蕴的观察视角。
最引人注目的是百岁高龄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日前到访,不仅得到中方“我们不忘老朋友”高度评价,安排他住在钓鱼台国宾馆五号楼(52年前,基辛格曾在五号楼与周恩来会谈),更是在午宴中安排了百个寿桃、南山寿星、松鹤延年、友谊之桥等多个吉祥元素,可谓给基辛格举办了一场顶配的中国百岁寿宴。
6月19日,中国领导人会见布林肯是在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背景是巨幅漆画《武夷之春》,中间摆放的是盛开的荷花——在中国文化中,“荷”的谐音是“和”“合”;而耶伦访华时的三次鞠躬,则成了美方强硬派口诛笔伐的对象。如果纵向延伸观察,中方在对美接待中,传递的微妙信息是有效的,如希拉莉就曾对在人民大会堂见到的地毯念念不忘——这可理解为她对中国文化的某种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