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到欧盟再到日本,时下三大经济体中的企业倒闭破产现象正愈演愈烈。不仅制造业批量倒下,服务企业也纷纷关张;不仅大中企业接连解体,小微企业也竞相出局;不仅初创企业大片歇业,成熟企业也集群停摆;不仅传统行业尸横遍野,新兴行业也白骨累累。
标普全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具规模企业(资产介于200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的破产数量达到324家,为往年同期的两倍之多。与此同时,笼罩在欧元区企业头上的破产乌云更为浓密,其中德国上半年的破产企业达8400家,破产申请数量创下20年来最高水平;法国仅第二季度的企业破产数量就达1万3200起。影响所及,整个欧元区企业的破产速度不会低于去年全年23%的增速。另据普华永道的研究报告,上半年英国企业破产总数达1万3000起,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7%;来自东京商工调查发布的最新数据,继今年上半年破产倒闭数量达到4042家且同比提升32%之后,7月份日本破产企业又增758家,且已连续16个月同比增加。
按照标普全球的分析报告,过去15年,发达国家的企业随时可以合理地获得利率为4%至6%的债务融资,尤其是在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将利率推低至零附近,以及欧元区和日本推行负利率的时期,企业融资成本更为低廉。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了欧美日企业十分顺畅的“举债经营”,也使得“借新还旧”模式得以延续,企业破产风险故而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