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8月23日,恰逢金门炮战爆发65周年,台湾主要政治人物悉数登陆金门岛。民众党籍的总统参选人柯文哲虽然未到,但早在5月份就已经到这个昔日的战地“打卡”了。
总统蔡英文发表讲话,作为坚持台独理念的民进党籍政治人物,总体基调仍是“抗中保台”,可说了无新意,无益于降低两岸当前紧张局势。海峡两岸都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珠,尽管政见不同,甚至可说分歧巨大,但要坚持一条底线——两岸之间不能轻启战端,因为“和则两利,斗则两败”。金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1958年8月23日开始,20多年间,当地居民都生活在隆隆炮声中,如履薄冰,谈不上安居乐业;大陆的福建地区,也因为长期作为战区,国家不在福建投入大资金,搞大规模建设,也导致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如果不是碰上改革开放的春风,可能比许多内陆省份还要落后。
中国大陆1979年1月1日与美国建交,同日对金门停止炮击,两岸正式息兵,金厦地区之后逐步开展经贸往来,厦门成为经济特区,发展驶入快车道;金门也和大陆开展经贸往来,不管是一开始的“小三通”,还是后来的“大三通”,金门都是一个重要地区,大陆游客也为金门带去不少真金白银。现在金门的大部分用水都依靠大陆提供,供电也在计划之中。可以说,从两岸交流中,金门获益颇多。金门如此,整个台湾也是这样。两岸经贸往来,让台湾赚得盆满钵满,每年贸易顺差都是几百亿美元。大陆通过引进台湾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众多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最典型的是食品业、半导体业,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