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废水8月24日正式排放入海,引发中国市场抢盐风,中国官方媒体迅捷发声,提示民众理性消费,无须抢购。中盐集团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承诺:“正在加班加点生产、配送,全力以赴保障市场供应”。
抢购风在中国曾多次发生。1988年曾发生家电抢购风,商场所有家电数日内被抢购一空,就连睡在仓库里早已淘汰的老式家电,也被饥不择食的消费者抱回家。非典(沙斯)疫情期间抢购板蓝根,冠病疫情刚暴发时抢购口罩。抢盐风也非第一次,早在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后,失去理智的老头老太们利用平日里健身的功夫,疯狂冲向超市抢购食盐,小贩趁机涨价,500克包装的食盐原价人民币1块钱(约0.18新元),几经转手,竟卖到20块钱。这一次抢盐风是2011年抢盐风的重演。
恐慌是市场的无形杀手。恐慌就像如影随行的魔鬼一样浸透到市场的每个角落。这个世界,人心和世事一样难料。一小段负面传闻,借由恐慌性群体心理的放大,就能在极短时间内“搞垮”貌似庞大的市场。市场的脆弱,消费者的恐惧,商家的无奈,股市的浮躁,媒体的偏见,政府的滞后,一切尽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