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名日之后,总统选举已经正式启动,正如我在之前的评论《总统选举的围城内外》(《联合早报》6月20日言论版)中所预测,企业家吴振华遗憾地没有拿到选举的入场券。除了前国务资政尚达曼之外,随着黄国松与陈钦亮的加入,选举呈现出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值得国人“三思而投(票)”。
与世界各国的政体横向对比,新加坡的民选总统制度显得独特且稀有。迥异于总统制国家如美国,新加坡总统不是实权领袖,不主导国家的内政及外交决策;区别于君主立宪制如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总统并非世袭或委任产生,而是由全民投票选出。即使与新加坡本身的大选相比,也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作为选举政党执政的大选,各政党在竞选中强调的是差异化,通过向选民宣传本党的治国政策与其他政党之区别,甚至是同一选区内各参选人之间进行唇枪舌剑的攻防,力争选民认同本党并投下支持票。但新加坡总统则是超越政治的国家元首,不代表任何特定政党,与执政党总理之间的关系也绝非“董事长与总裁”的类比。在新加坡政治体制中,政府总理才是实权领袖,总统并没有被宪法赋予监督及制衡政府的职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