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最新电影《奥本海默》最近在新加坡热映。看完后,我又完整观看了另一部中国电影《钱学森》。深深印刻在脑海中的是两个电影画面:赤身裸体、坐在沙发里与情人对视裸聊的奥本海默;西装革履、面容清秀、与夫人共度难关的钱学森。

同样是两国的原子弹之父,美国导演让我看到的是真实复杂矛盾的灵魂,中国导演让我看到的是完美坚毅执着的楷模,充满反差和对比的电影描述,让我看到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英雄。但如果我们去深入了解那段历史,就会发现,它们讲述的都是国家战略核武器项目的故事,二人展现了很多相似的能力,付出很多相似的努力。这些相似点才是他们人生和成就的大部分,却无法从两部电影的故事中看出。

中西方媒体就像导演一般,从各自角度设置充满国际冲突和对抗的议题,引导舆论走向。这些“故事”和“主角”吸引着大家的关注,成为讨论焦点。很多中西方共同相似的诉求和努力常被误解,共赢发展的机遇和合作模式常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