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长期住在旧市镇,加上自己也在迅速老去,对老龄化问题我真是感同身受。无论是日渐衰老的左邻右舍,还是组屋底层似乎一年忙到头的白事,以及《新明日报》不时出现的独居老人死在家中无人知晓的报道,都在提醒我,衰老以及死亡,是个体与国家都难以回避的重要议题。
翻检一下数据,也吓了一跳,再过三年,新加坡竟然要成为超老龄化社会了。这自然是由于本地人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持续提高,民众寿命延长所致,但整个社会的养老压力也就骤增。
今年4月,卫生部长王乙康在国会辩论时指出,新加坡将从住房、保持活跃劳动队伍、退休保障、原地养老和良好治理这五大方面,来应对老龄化问题。在住房方面打造包容老年人的社区;经济方面提高老年就业率,以解决老年人经济问题;退休保障则推行公积金终身入息计划;在社区养老与医疗方面也都做了相应准备。这些都表明,在政府层面,新加坡已有很好的前瞻性,能够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制定可持续的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