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马来西亚六州选举已落幕,但这场选举所出现的各种议题,至今在马国政坛挥之不去。国盟作为最大赢家,仍持续炒作团结政府的马来选民支持率,他们甚至向巫统抛出橄榄枝,希望与后者共同为马来族群斗争;而一些原本就不愿意与希盟合作的国阵领袖,比如巫统最高理事诺加兹兰,也借机指责民行党是巫统失去马来选民支持的元凶,要求该党放下所谓的“世俗国”斗争。
这些议题之所以能持续发酵,一方面也是因为柔佛州埔莱国席和新邦二南州席补选,马国政坛无论朝野,对这场双补选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六州选举。从团结政府的角度,埔莱补选的成绩将决定团结政府能否继续掌握国会三分二优势。这很重要,因为根据宪法每八年必须重划选区的规定,马国重划选区的时间落在2026年,而以一到两年的法定筹备期计算,政府最迟必须在明年启动这项工作。
在落实降低投票年龄和选民自动登记政策后,马国选民人数大增,令各选区的选民人数严重失衡,因此选委会必定在选区重划中,增加国州席数量。但要增加议席,须要启动修宪,而下议院的修宪门槛是148票,刚好是团结政府目前所掌握的席次。政府掌握席次和选区重划是有直接关系的。国会席次的最后一次变动是2003年,当时执政的国阵在下议院仍掌握三分二优势,可轻松达到修宪门槛,让原有的193席得以增至219席(2005年增至222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