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奈:印度和全球实力平衡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印度总理莫迪(左)6月在白宫与美国总统拜登会面时,许多观察家认为,一个不断演化的反华联盟正在形成。(路透社)
印度总理莫迪(左)6月在白宫与美国总统拜登会面时,许多观察家认为,一个不断演化的反华联盟正在形成。(路透社)

字体大小:

不久前,关于印度和美国两大民主国家的“共同价值观”的声明,或许听上去鼓舞人心,但它们不构成联盟。印美关系的关键是与中国的实力平衡,以及印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当印度总理莫迪6月在白宫与美国总统拜登会面时,许多观察家认为,一个不断演化的反华联盟正在形成。但这样的设想却有些过头了。正如印度外长苏杰生所清楚表明的,即便在“亦敌亦友”的多极世界中,仍有可能保持长期的伙伴关系,但建立正式联盟并不在考虑之列。

后殖民时代,印度对联盟关系的不信任由来已久。但它也长期专注于中国,至少从1962年两国爆发喜马拉雅边境战争以来就是如此。在卡特政府期间,我曾被派往印度,鼓励总理莫拉尔吉·德赛(Morarji Desai)支持建立南亚无核武器区,以免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迅速发展的核竞赛失控。当时接待的印度官员告诉我,他们不希望与南亚的巴基斯坦相提并论,而是希望与东亚的中国相比。

2001年九一一恐袭事件发生后,美国和印度在仍与政府保持密切联系的前外交官员间,启动了长达20年的年度“第二轨道”谈话(例如,美国代表就包括基辛格和霍尔布鲁克(Richard Holbrooke)这样的人物)。印度与会者与美国同行一样,都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卡伊达(Al Qaeda,又称基地组织)和极端主义威胁感到担忧,但他们也明确反对美国将印度和巴基斯坦“视为一体”的倾向。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