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大国间互去风险有利于全球南方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过去20多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在很多产业领域提供零部件、进行组装并出口成品;图为江西省瑞昌市一家工厂的员工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部件。(法新社)
过去20多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在很多产业领域提供零部件、进行组装并出口成品;图为江西省瑞昌市一家工厂的员工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部件。(法新社)

字体大小:

在北方大国纷纷去风险化的形势下,全球南方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将在很多南方国家重新布局。从南方世界来看,虽然面临天时地利的大好局面,但关键还在于“人和”,才能抓住机遇。大国之间的去风险化政策与它们的南方发展计划,是同时推进的两大战略,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今年以来,欧美领导人纷纷用“去风险”(de-risking)一词取代过去的“脱钩”(decoupling)提法,意指和中国的经贸联系由于过于紧密,无法实现完全“脱钩断链”,因此只能出于规避风险考虑,迁出部分产业链并实现贸易投资的多元化。

中国官方虽然明确反对西方“去风险”的概念,但其实出于国家安全和地缘战略等考虑,也将去风险付诸行动,逐步减少对来自西方的投资、技术与市场需求的依赖。在大国间互去风险的形势下,大量来自这些大国的资本、人力和技术支持将流向全球南方(Global South),惠及广大发展中国家。

分散化是未来趋势过去20多年,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心加速东移,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在很多产业领域提供零部件、进行组装并出口成品,欧美市场则是消化这些产品的最大需求端,美元和欧元是促成这些交易的最重要货币媒介。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