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焦点

黄大志:再谈一波三折的新隆高铁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新柔长堤是连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主要通道。(李健玮摄)
新柔长堤是连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主要通道。(李健玮摄)

字体大小:

曾经两度遭遇喊停的吉隆坡—新加坡高速铁路(简称新隆高铁)建设方案,在马来西亚团结政府上台的10个月以来,又出现了转机,有重新恢复修建的可能性。据笔者理解,之前喊停的原因是政治因素多于经济因素,尤其是受前首相马哈迪影响的种族因素,以及新马两国之间合作的得失问题。不能排除的原因之一是马哈迪等人看不得新加坡在高铁建成后,可得到较马国更多的好处。

其实这个核算也很简单,吉隆坡和新加坡为高铁两头的终端站,衔接新加坡终端的是远比吉隆坡国际机场更为成功与高效的樟宜国际机场,目前每年吐纳的国际游客人数,超过吉隆坡国际机场。新隆高铁路线全长328公里,衔接新加坡的仅是一小段,新加坡只须负责承建属于自己的15公里路段,投资额小。

如此评估双方得失,马哈迪主义及其逻辑思维似乎很在理。更极端或缺乏国际视野的马哈迪追随者,甚至可能联想到,要建高铁不如建到新山就好,连接到新加坡就只能让新加坡得益,对马方好处不多。对此类言论,笔者想根据经济地理原理稍作分析。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