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国大陆国务院前总理李克强突然辞世的消息传出后,各方评论不断,互联网各种小道消息四窜,中国大陆民众向离世政要致意之举,逐渐被西方媒体引领诠释,并且塑造变成借此表达对当政者不满的行动。同时诸多社交媒体账户更是绘声绘影地指称,民众在特定敏感地点聚集表态,俨然就在暗示很有可能重演1989年民众抗争事件的动荡情境。

尽管各方都可明显看出,在此等新闻媒体或是舆论攻势背后,必然是有相当程度的存心规划或是自发默契存在;但此种情境描述或是前景预估,究竟能否忠实显现中国大陆当前社会情境?抑或是有心人士将本身政治期待或是情感加以投射,但却与现实世界运行发展轨迹完全脱节?随着时日变化能否真正达成气候,很快大家就会见到真章。

每个历史事件都有背景因素,借由中国大陆政要辞世,希望能够借此复制当年历史,重演政治抗争与社会动荡情境,恐怕不仅先要对比辞世者本身能否产生此种政治影响力与社会驱动力,更要认真思考当前中国大陆各项政治环境与社会条件,是否仍如当年存在足够诱因,让不满情绪借由悼念政治人物辞世而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