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共和党保守派议员约翰逊,最终当选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用《纽约时报》10月26日评论的说法就是,共和党为结束议长选举持续难产的尴尬局面所作的“绝望”选择。但不管怎么说,约翰逊的当选使得陷入空转达三周之久的国会,暂时渡过美国国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
自10月3日众议院投票罢免了麦卡锡的议长职务,使他成为美国史上首位被罢免的众议院议长以来,笔者并未感到特别震惊。毕竟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两党就几乎陷入你死我活的斗争状态,从冲击国会山到两党互相弹劾各自总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不亦闹乎!对此,笔者曾在《联合早报》言论版多有论及。这轮国会危机不过是更上层楼罢了,本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此次危机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及外溢的一些现象,仍值得我们关注并深思。
首先,此次危机是共和党内右翼保守派公然提议罢免本党议长所引起的。这不仅在美国史上前所未有,而且其后共和党历经四度提名议长候选人,方获得本党通过,更反映了共和党内的斗争异常激烈。正如《纽约时报》所称,众议院共和党人推选议长陷入“近乎荒诞的政治内斗循环”,右翼保守派不接受传统派议长人选,较温和派又不同意强硬保守派人选。某种程度而言,这是政党政治极化进一步恶化的表征,即由两党极化分裂发展到党内极化分裂。照这趋势发展下去,日后不仅两党在诸多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而且党内恐怕也越来越难以步调一致。美国会不会有朝一日两党分裂成多党呢?甚至进而言之,“政治极端化的美国会不会走向内战?”(顾尔德:《两极化的美国会走向内战吗?》《联合早报》言论版11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