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剑拔弩张的中美对峙情势出现一些缓和的迹象,让人们吁了一口长气之际,原已平静并且正慢慢步上和解进程的中东形势突然急转直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爆发了恐怖的战争,并在世界各地引爆了激烈的舆论战,强烈的声波也冲击着我们的周遭。
就像其他一些国际大事一样,本地社交媒体又在外来影响下出现了非彼即此、非黑即白、过于简单化的二元对立言论。其实以巴冲突,或更广义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穆斯林世界的纠纷,是个非常错综复杂的问题,双方因民族、部族、宗教、教派等矛盾,加上内部政治因素以及大国的干预而产生的僵持敌对局面、交织着的恩怨仇恨,可以回溯1000多年。从这段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来看,要厘清一些基本事实有时都很困难;“事实”往往会因视角、立场、诠释或时间切入点而莫衷一是,天差地别,争论不休。因此,将所有责任归咎于任何一方的叙事都是不足信的,但人们却很容易被这类偏颇的叙事方式误导,“义愤”填膺,情绪激动。
历史在这片苦难的土地上不断重演。每一次暴力引发下一次更凶狠的暴力,每一场战争引爆另一场更大的战争,恶性循环,轮回不休;每一次复仇埋下更深的仇恨种子,“生生不息”,冤冤相报,最后总是以巨大的人道主义悲剧收场。最悲惨的是无辜的老百姓,在残酷的战火中死伤惨重,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