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师王鼎钧在回忆录中忆述小说家姜贵于1969年在台湾对自己说过的一段话,大意为:有生之年将看到中华民国只有“中华民国”这四个字是外省人的,其他都是本省人的。王鼎钧在其著作的世纪之交回顾此一席话,慨叹虽姜贵未在“有生之年”得见,但中华民国在台湾的本土化却是符合预期的。
台湾问题发展到今天,海峡东岸经历近30余年的政治本土化,主流民意对于中国大陆的眷恋愈来愈淡;海峡西岸则随着军事实力增强和国际硬实力对比消长,愈加强化以武力方式,在可预见的未来实现两岸再统一的信心。
学界为在复杂的两岸情势中清理出一条易于理解的脉络,进行了多元化的努力,各种研究成果和假说层出不穷。其中有一种视域建立在传统中国历史的赓续基础之上,将在台湾的中华民国视为又一个“南渡王朝”,与中国历史上数次出现的其他南渡王朝,有着政治和文化上的相对应的相似性。鉴于中国在剧变发生的1949年仍处于传统社会遗绪未灭、台上台下朝野诸公多自旧时光中走来、兼具新旧两样性格的转折时代,这样的视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