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空中国经济的声音已成为美西方国家舆论主流,在中国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亦持相近观点,这其中涉及人口红利、中国模式的可持续性和地缘政治等问题。对于这些负面论调,中国的财经当局和官方媒体定性为:有违逻辑、有悖事实,不过是唱衰中国经济的老调重弹。有关部门更是将其上升至国家安全的高度。
我好奇的是,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真能被人唱衰?对于这一点,我始终是怀疑的。
遥想2000年代,那时整个世界,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其实并不看好。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而来的,却是一波“中国崩溃论”。其中,英国《经济学人》最具代表。回溯到25年前《经济学人》在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对中国的预测。1998年10月24日,《经济学人》在题为《中国会是下一个吗?》的头版文章中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的增长是否正在放缓,甚至陷入停顿?……是的。”然后,它又提出一个问题:“由此产生的失业是否会引发政治动荡,或者领导层之间的权力斗争?……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