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这几年因政治两极化、非法移民和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在世界多个地方蔓延开来。10月初以来的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也带来新一轮的取消文化浪潮。美国因鞭挞反犹主义而衍生出来的取消文化冲突,更是在当地教育界延烧,令美国自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持续恶化的校园取消文化问题动向,更为引发关注。
以哈冲突造成美国社会濒临撕裂的边缘,亲以色列和亲巴勒斯坦阵营从国会、街头到学府严重对立,冲突不断。本月初,针对三所常春藤盟校的国会听证会,将这次对立带向了高潮。在面对共和党众议员关于“号召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是否违反了贵校政策”的提问时,哈佛大学校长盖伊(Claudine Gay)、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马吉尔(Liz Magill)与麻省理工大学校长科恩布鲁斯(Sally Kornbluth)因反复强调“要看情况”,而遭到强烈批评。
这场针对校园反犹主义的听证会,之所以被视为体现美国愈演愈烈的新取消文化冲突,主要是因为后续发展。包括两党众议员的74人联名致信三所大学董事会,要求三校校长辞职或将她们撤职,连拜登政府也批评了三位校长在听证会上的言论。但在这些批评声浪中,最受众矢之的是哈佛校长盖伊。她是哈佛史上第一位黑人校长,今年才上任,却一直争议不断,包括其资质、威望与学术成就,无法与诸多前任匹比,论文有抄袭之嫌等。但对她最尖锐的批评则是,她的任命是高等学府操弄“身份政治”的产物,指哈佛只是出于盖伊是女性而且是黑人,为了彰显大学支持多元化方针,才让她登上校长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