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特指1980年后出生的中国青年农民工这一群体,概念最早出现于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当前,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总人数已达约1亿,占外出打工农民工总数的60%以上。未来随着第一代农民工逐渐返乡,新生代农民工必然会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和城镇化推进的主力军。

相较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的形象表面相差不大,学历也相对较高。反倒是这些政治身份属农民的年轻人,事实上与农业并无太多交集。该群体缺乏对农村农业的认同感,趋向于城市生活消费习惯,脱嵌(disembedding)于乡土生活——在客观上缺乏农业劳动技能,在主观上乡土情结减弱,更向往城市生活,对城市的认同已超过对农村。但受制于主客观原因,该群体在城市的发展中,仍面临诸多困境。

首先,表现为新生代农民工失业问题严重。在我主持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面临严重的就业困境。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率只有75.2%。过高的失业率不仅不利于他们的生存发展,也不利于城乡融合与社会稳定。从分析未工作的原因来看,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最主要阻力,既来自他们的高预期与低耐受力,也来自沉重的家庭负担。在这一群体中,女性占据很大比重,然而女性的低平均年龄与高新婚率,共同导致了有相当多女性面临怀孕、哺乳以及抚养儿童等家庭生活负担,因而难以外出就业,并可能连带影响到家庭中男性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