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今年60岁,在教育界服务超过30年,去年辞职,为的是在“六十大寿”这样一个重大的生命时空点,给自己创造一个阅读、思考、写作的心灵空间。从我在1991年7月踏进教育界的第一天,到2023年12月离开的最后一天,我都秉持“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理念,尽心尽力地把华文教好。我深知,华文教学乃至于整个学校教育所遇到的最大瓶颈在于:立志不够高远。
我自大三学习中国哲学史以来,就热爱儒家思想,把它当作人生的指路明灯。以下从儒家立场,扼要分享“立志”的重要性。
首先,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指的是古代读书人,也就是现代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可以不立志。然而,知识分子应该确立怎样的志向呢?古人说:读圣贤书,做圣贤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读世界上最好的书,做世界上最好的人。我想,新加坡的永续繁荣之道,岂不就跟“培养世界上最好的人才”的教育战略息息相关?知识分子只有确立了高远的志向,才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肩扛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实现今生今世的自我生命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