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江湖

孙松清:吃包子的方法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作者曾就“吃包子该不该剥皮”和家人有过一番争论。(示意图/档案照片)
作者曾就“吃包子该不该剥皮”和家人有过一番争论。(示意图/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在多元文化共荣的环境下,我们或还需好几代人的时日,才能凝萃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将之内化成整个国族的文化资本,进而培养出一批对文化有欣赏能力的文化人口。

我曾经就“吃包子该不该剥皮”和家人有过一番争论。事缘于她与外国客户吃点心,对方惊觉她吃包子时竟把皮给剥了,直说了一句“只有不好的包子,才须要剥皮的”,让她感到相当尴尬。对于父母自小培养的这个习惯,我不明所以,默认这道理就跟“吃苹果要先削皮”一样。直到高中,一个父亲是包点摊贩的同学正颜厉色地告诫:“吃包子一定要剥皮,苍蝇乱飞,真的太脏了!”我当下茅塞顿开,对包子皮的戒心更为坚定,多年来也努力不懈地向家里的小朋友灌输这个“卫生”意识。

我是在多年后接触到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后,才稍微明白当时家人感到羞愧的原因。布迪厄将资本区分为四种类型,即经济资本(诸如财物)、社会资本(诸如人脉)、符号资本(诸如声望),以及文化资本——自小接受的教养、耳濡目染的知识理念等“综合文化气质”。若就我“吃包子的方法”为例,对方的吃法凸显了其文化资本的卓越性(吃的都是无须剥皮的干净包子),导致我家人的自卑感(吃的是在街边买须剥皮的劣质包子)油然而生。

一个人未必能继承父辈的前三项资本——钱未必易挣,关系或许难攀,声望也需要手腕与时间慢慢积累,但文化资本却是潜移默化地“内化”(embodied)入细胞,影响举手投足、品味气质。按照布迪厄的说法,文化资本会自然而然地把人从其他社会阶层区隔开来。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