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荷兰殖民者从台南入侵台湾400周年。5月20日,台湾总统赖清德在台北就职,当天晚上的招待晚宴在台南举行,目的就是为了纪念荷兰人从台南登陆台湾400周年。除此之外,台南市政府也举办了“台南400年”大型纪念活动。民进党当局从去年开始斥资8000万新台币(约348万新元),拍摄题为《1624》的大型歌仔音乐剧,从年初开始已在全台多地上演。台湾历史博物馆从今年2月1日起举办题为《跨·1624:世界岛台湾》的“国际特展”,将持续到6月30日。

上述这些动作都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美化当年荷兰人对台湾的殖民史。在中国传统史观里,1624年荷兰人从台南入侵台湾,以台南为中心对台湾岛西部地区实施殖民统治达38年,其间充满了对当地原住民和汉人血与火的压榨与欺凌,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痛点”。因此,中国大陆的历史教课书把1624年当成一个屈辱年份,并通过大力褒扬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的壮举,来对冲这种历史屈辱感。但在民进党方面看来,1624年荷兰人带给台湾的更多是“福祉”,让台湾从此走出东亚,走向世界,成为一个让全世界都能看见的“世界岛”。所以在上述纪念活动中,当年的荷兰人多以正面形象出场。

从正面重塑荷兰殖民者的历史形象,是民进党多年来重塑台湾史观、建构台独史观文化工程的一个缩影。他们把历史上统治过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明郑(成功)、清朝、日本人、国民党都塑造成“外来政权”,然后对这些“外来政权”进行重新评价,区分优劣。荷兰人、日本人成了民进党褒扬的对象,他们对台湾的所谓“历史贡献”也被大书特书。清朝和国民党则成了讨伐的对象,特别是国民党政权,从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到后来的威权统治,都成了国民党的原罪,迄今挥之不去。至于明郑政权,由于郑成功在台湾民间尚有较高的地位,他们不敢公开贬抑,但明显在淡化其历史意义。民进党可谓完美诠释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深刻内涵。